巴彦信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深耕习作教学,让笔尖绽放精彩——记天马小学语文组习作教学研讨暨名师工作室活动

2025-05-16/ 巴彦信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要求,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突破学生“畏难”瓶颈,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5月11日,天马小学语文组组织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融合校内实践、校外学习与“1358”青蓝工程成果,聚焦“从‘怕写’到‘乐写’”的核心主题,为教师搭建了多元交流的平台。妙...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要求,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突破学生“畏难”瓶颈,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5月11日,天马小学语文组组织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融合校内实践、校外学习与“1358”青蓝工程成果,聚焦“从‘怕写’到‘乐写’”的核心主题,为教师搭建了多元交流的平台。


妙课绽异彩:理念与实践的双向奔赴

生活即素材

天马小学语文组携手王铁青名师工作室开展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俞婷婷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课《形形色色的人》以“用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特点”为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带领学生解锁写作密码。通过“初试身手”环节,学生化身“课间观察员”,捕捉身边鲜活形象,在趣味互动中明确“人物特点需用典型事例支撑”的核心方法。针对学生“事例写不具体”的痛点,俞老师巧用“汉堡比喻”,借助微课帮助学生生动理解“描述”与“描写”的不同表达效果。课后,名师王铁青老师从教学设计与重难点突破两方面对本课进行深入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俞婷婷老师“立足教材编排特点,聚焦习作核心知识”的课堂设计及“遵循习作程序规律,逐步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逻辑同时,王老师建议进一步拓展习作课的实践维度:“将习作训练融入生活习作课堂注入更多生命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优化方向。


习作教学的“视界”

值得关注的是,我校张华老师近期参与了绍兴市莫国夫名师工作室的习作教学研讨会。在分享中,张华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课例——《我的动物朋友》,得到了在场教师们的高度肯定。张老师感慨地提出:莫老师团队提出的“大单元视角下的习作序列化设计”理念,与我校“分层递进”的教学思路不谋而合。例如,通过构建“观察—体验—表达—修改”的闭环训练体系,将单一的习作课转化为沉浸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本次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也为我校习作教学注入了新的灵感。


青蓝工程的创新探索

在本届“1358青蓝工程”教学比赛中,吕佳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探险之旅》有效地体现了“教学评一体”的理念。她以“探险故事”为主题,借助教材表格和预学单,为学生搭建起“要素关联—思路构建—想象激发”的三级支架,并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经典片段与多媒体进行范例引路,让学生在修改中深化对“惊险”的理解。整堂课层层递进,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从“敢想”到“会写”的跨越,充分展现了新生代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创新实践。该课例还在绍兴市郦泺静工作室与绍兴市楼淑建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的“真实任务情境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讨活动中作为研讨课呈现。


名师引领:解构习作教学的“密钥”

浙江省教坛新秀,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王铁青老师围绕“儿童习作教学的意义理解和路径探寻”展开了一场习作盛宴。王老师强调写作服务于儿童更美好的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更应该注重写作教学的“变”与“破”,突破情感、能力维度,变革结构与价值。他提出教师应该树立项目实践意识,设计多元体验活动:如《以花为名说爱你》的真实生活体验,《未来家乡设计师》虚拟角色的体验,或是《班级博物征稿啦》实际的学习体验。王老师强调一线教师要以项目为载体,将写作任务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完成有现实意义的复杂任务中,充分体验写作全过程,建构方法、程序等核心知识与技能体系,从而促进儿童关键能力的发展。


王铁青名师工作室的两位优秀成员也为在场的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宝贵的习作项目案例。高翔老师分享了“打造班级解忧杂货铺”习作项目群案例,通过单元整体解读、情境设计等,推动读写融合,助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宋家悦老师以三年级“校园美地交流会”为例分享习作项目设计与实践,通过构建选美地、察美景、夸美地、评美地等任务,统整单元及跨学科学习,设计游览、绘画、写作等活动,辅以详细习作细目表评价,全面指导学生习作。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项目式学习,学生真正掌握了表达方法,有效提升观察、构思、修改等习作能力,增强了写作信心与兴趣。


结语

从校内课例研讨到校外理念互鉴,从名师引领到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本次活动勾勒出天马小学语文组“全链条、多层次”的教研生态。正如王铁青老师在总结中所说:“习作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文字中看见世界、看见自己。当我们学会用‘支架’托举思维,用‘评价’指引方向,用‘情境’点燃热情,‘怕写’的坚冰终将融化,‘乐写’的种子定会破土而出。”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耕习作教学这片沃土,以教研赋能课堂,让每一次提笔都成为学生心灵舒展的美好旅程。

天马小学欢迎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