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信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外贸第一大省开局“失速”,何解?

2022-05-19/ 巴彦信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图片来源:新华社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这是一道“既与又”的多选题,也是各地均须面临的必答题。作为
代发工资 https://www.shsxjy.com/

图片来源:新华社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这是一道“既与又”的多选题,也是各地均须面临的必答题。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今年一季度,广东GDP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3.3%至28498.79亿元。其中,在疫情波及下,外贸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外贸总额为1.84亿元,增速0.6%,不仅居于全国各省份排名后半段,也是除直辖市外的五大外贸强省中,唯一仅实现个位数增长省份。

数据图

具体到城市,深圳、东莞和珠海外贸总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根据深圳海关数据,深圳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7404.8亿元,同比下降2.9%。此外,东莞和珠海则分别下滑0.6%和5.6%。

进出口“冷暖”,港口数据反映最为直接。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从1月开始,广东沿海港口吞吐量就出现同比下降趋势,到3月,货物吞吐量累计下滑6.5%,集装箱吞吐量则下滑6.9%。

事实上,疫情反复背景下,这已不是广东港口第一次“亮红灯”。

去年6月,遭遇新一轮疫情袭击,深圳港口一度陷入瘫痪,仅盐田港最高峰时就有50余艘船只同时滞港,海运价格也被推高数倍。但即便如此,广东港口在去年6月单月吞吐量同比小幅下滑不到3%后,7月迅速回归正增长。这一次,又能否再次迅速扭转情势?

拥堵

有关华南港口拥堵的担忧,自3月底再次出现。

3月21日,马士基发布公告,预计盐田港和赤湾港船舶等待时间会增加,“为保障船期的可靠性,一些船舶将取消挂靠蛇口和盐田港。”

图片来源:马士基官网

此举很难不令人联想到,去年6月广东曾遭遇大型船公司的“跳港”高潮——受疫情影响,船舶在盐田港平均等待时间从0.5天飙升至16天,无法按预定日期停靠盐田港,马士基、中远海运等多家公司转头寻找“下家”,并带来对其他港口的连锁反应。

疫情发生以来,拥堵已然成为全球港口的“心病”。单是盐田港,就承担着广东超1/3的外贸进出口货量,一旦“减速”,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3月23日,深圳交通运输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正积极疏通深圳港货轮拥堵,尽最大可能缓解运力紧缺对深圳外贸的影响,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数据显示,3月深圳港平均日靠泊船舶132艘,集装箱吞吐量日均6.4万标箱,港口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尽管如此,根据敦豪全球货运4月上旬报告,深圳地区港口或船停泊等待时间延长,蛇口港堆场接近饱和,盐田港堆场利用率也达到90%。担心无法出货,不少企业甚至把集装箱早早运来“排队”,等待入港还柜上船,盐田港、广州港等港口甚至出台限流政策,控制每天入闸进港的集装箱数量。

数据图

进出口增速下降,不止是受港口问题影响,还源于需求端变化叠加。

Drewry航运咨询公司总经理杜昱分析指出,一方面,海外需求面临收缩,商品消费需求逐渐下降,服务消费需求则开始恢复,使得去年进出口高速增长出现回落;另外,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产能逐步跟上,也会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生产和出货。

不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指出,去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广东进出口总额仍实现16.7%以上的增长,说明广东在电子电器、家装玩具等领域,已经构成满足国外生产生活需求全覆盖的产业体系,这种供应链基础在短期内是难以受到影响、进而发生根本性改变的。

图片来源:新华社

难题

全球贸易约有90%通过海运完成。疫情下全球产业网络与消费市场间的联系本就脆弱,海运受阻,难免对现有平衡状态带来改变。

今年一季度,广东14个城市的沿海港口,有8个城市货物吞吐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两个重要极核城市,深圳、广州货物吞吐量分别下降11.7%和2.3%,集装箱吞吐量则分别下降10.1%、1.2%。

2022年一季度广东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单位:万吨、万TEU)

恢复港口运力势在必行。但问题是,有了过去两年的经验,为何港口仍然未能免于受到波及?

表面上看,在严格的防疫要求下,港口很难“独善其身”。杜昱分析,因为疫情导致港口人员短缺,操作流程复杂化,检验检疫时间延长等,使得港口效率下降,最终导致了拥堵。

更深层次地说,供应链效率下降才是核心问题。无论港口拥堵还是需求下降,最终源于供应链体系的脆弱性。

对于全球供应链变化,王国文作了更为细致的分析:

“由于供应链周期加长,所有生产企业要以3倍库存来应对一个交付。原来30天可以完成的从生产到交付再到收回的全循环,现在要八九十天才能完成。企业要支付原来2倍、3倍的成本来应对货物在途的影响,这反过来又可能增加生产的压力。”

优化供应链已是当务之急。而在现有疫情防控要求下,优化空间在哪?目光被锁定至被称为航运“中间一公里”的公路运输上。

对去年美国圣佩德罗湾港口的供给失序问题进行研究时,航运经济学家约翰·马丁发现,拥堵始于远离港口的地方,特别是集装箱、火车车厢、卡车和托盘的短缺大大恶化了港口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岸物流停滞,而不是码头工人不足,导致了港口和传播拥堵。”

类似情形也出现在广东。据《证券时报》此前调查,陆路物流受限确实影响了企业换单和提箱操作。而这种限制,既包括码头放号的控制措施,也包括连接码头和工厂之间的公路交通限制。

对于后者,就在不久前,国务院还专门发文,“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查点”。

“整个广东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东莞在内,应该说公路输港占比在9成左右,整个广东的港口还是以出口目的港为主的形态,非常大量地依赖公路运输,特别是在300公里范围之内。”王国文分析,“疫情来袭,司机移动受到限制,就会直接对港口集疏运带来非常明显的影响。”

数据图

而相对于脆弱性明显、抗打击能力较弱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显得更具韧性。

王国文指出,铁路运输很少受到司机因素扰动,而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实现铁路单集装箱单底盘自动集疏运。发达国家铁路输港占比大多在30%左右,在国内,需要有更前瞻视野、更具战略眼光地进行规划。

“转身”

反观现实,则是海运大省广东铁路输港能力的不足。

据王国文介绍,南沙已经预留、规划和建设较为充分的铁路进港设施,相对来说,深圳则存在明显短板——盐田东部港区铁路运量较小,三期深水岸线能否铁路进港还存在争议;而对于西部港区,平南铁路改造尚在前期阶段,如何进港尚未可知。

广州南沙港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变化已在发生。

面对公路运输瓶颈,2月22日,东莞开通“莞港水运专线”,引导支持跨境运输“陆转水”,到4月22日,线路两个月共运行680班次,进出口货物超32万吨。与此同时,东莞港新增4条欧美航线,开通17条包船航线,将过去陆水联运转向水水联运,累计完成70个航次共60万标箱货物出口量。

更大的想象空间出现在江海联运领域。

2021年2月出炉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浙赣粤、汉湘桂等跨流域水运通道被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其中,浙赣粤运河将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建成后长度可达1988公里,比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还要长194公里。

上个月召开的2022年珠江水系航运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提到,“十四五”期间纳入交通运输部规划项目库的珠江水系内河水运48个项目,合计总投资超1700亿元,湘桂、赣粤运河连通工程已分别建立相关部省协作制度,并形成初步成果。

一边是对海运的重塑;另一边,面对海运眼下的障碍,广东也在转身望向内陆。

2020年8月,深圳开出首列“湾区号”中欧班列。根据规划,“湾区号”北联欧亚日韩,南拓东盟和南亚,并能通过“铁水联运”实现通江达海。而在短短两个月内,“湾区号”就从最初的每周开行1列迅速增长至每周2列。

不仅是深圳。数据显示,2020年,大湾区开行中欧班列262列,而前一年广东全省仅开行181列;去年,广东共开行中欧班列426列,同比增加近6成,其中进口班列44列,比2020年大幅增长6.3倍。就在不久前,“江门号”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江门号”中欧国际班列首发,进一步弥补珠西短板。

王国文指出,过去由于海运发达,广东对中欧班列并没有足够重视,与动辄开行超过1000列的中西部城市并不在一个量级。但面对海运交付周期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海运价格上涨,班列的价格劣势愈加减弱,开始成为广东进出口的有力补充。

但疫情终将过去。随着海运回归常态,中欧班列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仍需广东进一步思考。

延伸阅读

31省份一季度GDP排名:粤苏鲁稳居前三新疆增速最快

中新经纬5月2日电随着西藏于5月1日发布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一季度GDP数据已全部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稳居前三;增速方面,23省份高于“全国线”,新疆表现最佳,增速达到7.0%。

粤苏鲁稳居前三

从GDP总量上看,经济头部省份地位仍难以撼动。广东、江苏、山东3省份稳居前三,一季度GDP依次为28498.79亿元、27859亿元和19926.8亿元。浙江、河南、四川依旧紧随其后,名次稳定在全国第4-6名位置。

数据图

中新经纬注意到,一季度GDP超过万亿的省份有11个,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上海,比去年同期多3个,即湖北(10804.66亿元)、安徽(10347.7亿元)、上海(10010.25亿元)。

一季度,GDP总量第二名江苏的跟广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去年同期的1384亿元缩窄为今年的640亿元。数据显示,广东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3%,比江苏4.6%的增速低了1.3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广东积极应对局部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冲击,深入贯彻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稳步恢复压力加大。下一步,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外,与2021年全年相比,2022年一季度安徽GDP以337亿元的优势超越上海,排名全国第十。数据显示,安徽一季度GDP为10347.7亿元,同比增长5.2%。而上海一季度GDP为10010.25亿元,同比增长3.1%。

上海在解读一季度经济形势时表示,1-2月,全市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但由于3月份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一季度经济运行前稳后降、稳中趋缓。下一步要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落实各项普惠纾困政策,抓好产业链供应稳定,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社会稳定有序。

23省份增速超“全国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一季度我国GDP为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对比该数据,23个省份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线”。

这23个省份分别是新疆、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山东、安徽、河北、重庆、宁夏、浙江、陕西、青海、广西。此外,北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与全国增速持平。

新疆以一季度GDP7.0%的增速位居第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表示,一季度,新疆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主要指标增长实现开门红,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9%、7.3%和6.9%。此外,一季度,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2.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2%,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4.9%。

除去新疆,GDP增速在6%及以上的省份还有8个,分别是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

排名另一头,吉林一季度GDP同比下降7.9%,是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吉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吉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5.40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1.37亿元,同比下降1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59.46亿元,同比下降7.5%。

天津一季度GDP同比增长0.1%。天津市统计局表示,一季度该市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各类企业生产恢复,全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

如何看待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开局总体平稳。

付凌晖强调,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恢复态势没有改变,发展潜力大、韧性足、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改变,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困难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万可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